农历七月二十四东坝庙会
地点:东坝集镇
农历七月廿四日东坝镇庙会始于明清时期,抗战胜利后极盛。相传唐朝末年北方匈奴入侵中原,武将张巡镇守睢阳城被敌军围困,太守挂印逃走,张巡率军死守,粮食吃光了,吃战马,终于等到救兵,保住城池,张巡被乱箭射死,朝廷为表彰其功死后封神,称东平大帝,南方百姓尊其为降福菩萨。明清时期,东坝镇周围百姓在童家建降福殿(又称东平殿),塑有张巡(降福菩萨)及东宫、西宫、大太子、二太子、三太子等佛像三十六尊。因农历七月廿四日为其忌日,故于该日出菩萨,举行以佛教为中心的各类相关活动。上世纪四十年代初,东坝集镇绅士曹士俊等人认为降福殿权力被童家绅士所把持,便提出在东坝集镇重建降福殿(东平殿),于1944年动工,次年建成。自此把童家的称为老降福殿,东坝集镇的称为新降福殿,每年两头一起活动。解放后,庙宇被拆毁,庙会改称物资交流会,从未间断,近年来虽有恢复,但佛教活动内容得到控制。
农历七月廿四日东坝镇庙会历时3天,以七月廿四日为正日,以纪念张巡为活动核心。七月廿四日上午要举行出菩萨仪式,解放前要租来马匹,三十六尊菩萨由人穿戴菩萨面具、服饰骑在马上。彩旗、龙旗、炮手、锣鼓、衙役等前呼后拥、浩浩荡荡长达一里多路,还有吹鼓手、抬阁等活动,在集镇及周边农村巡游,至午后结束回殿,是日晚上要燃放烟火。自七月廿三至廿五日三天中,要请专业剧团在古戏楼演出,有京剧、锡剧等,此外还有外地来的马戏团、武术团、街道设摊卖艺等活动。庙会期间,商贸活动极盛,从外地来摆摊设点的商贩很多,尤其是来自皖南山区的山货,商品齐全,花色繁多,生意红火。集镇及周围农村各家各户都要准备茶肴,招待来自四面八方亲友。农历七月二十四东坝庙会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、门类齐全,总体上讲形成了佛教、文化、商贸三大活动内容,其盛况空前,场面壮观,使人难以忘怀。
农历七月廿四日为善男信女在降福殿为纪念张巡而举行的佛教活动,就广大百姓来说无重大禁忌。
,